您好,欢迎来到电力能源招标网! 登录 注册
中国电建规划总院新型电力系统平衡机理与协作机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基于多主体博弈和多层级协调的多时空耦合新型电力系统平衡理论与方法研究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招标书

招标公告

1.招标条件

本项目基于多主体博弈和多层级协调的多时空耦合新型电力系统平衡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名称)资金已落实,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基于多主体博弈和多层级协调的多时空耦合新型电力系统平衡理论与方法研究(招标标段/包/组包名称)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项目概况

基于多主体博弈和多层级协调的多时空耦合新型电力系统平衡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是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平衡机理与协作机制关键技术研究》的专题。为顺利完成相关研究工作,支撑相关研究成果,采购人对基于多主体博弈和多层级协调的多时空耦合新型电力系统平衡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进行公开招标,主要研究:①新能源发电出力特性研究;②随机性平衡场景的构建与精简技术研究;③多时段协同电力平衡分析方法研究;④电力系统平衡态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⑤多时空维度下分级预警与管控能力提升技术研究;⑥新型电力系统平衡协同机制的构建路径研究等6方面。

2.2项目建设工期(工程)/交货期(货物)/服务期限(服务)

计划开始日期:2026年1月1日;

计划完成日期:2027年5月30日。

2.3招标范围

(1)新能源发电出力特性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研究:①多尺度时空特性解析与统计建模研究。研究目的是揭示风电、光伏出力在秒级至年际等多时间尺度,以及单机、场站、集群与广域等多空间尺度下的演变规律与统计特征。采用基于长序列历史数据的统计特性与情景生成技术,对风光资源的年发电量、置信容量、反调峰量、有效容量等进行科学量化。采用多尺度分解技术分离并辨识不同尺度下的确定性趋势、周期性波动与随机扰动成分。构建从单机随机响应到广域空间平滑的跨尺度传递模型,量化不同聚合层级下的波动衰减规律与相关性结构。②跨尺度耦合机理与时空协同体系研究。聚焦风光出力在时间—空间多维尺度间非线性耦合机制,剖析集群聚合过程中的协同演化特征。研究单机层面的局部气象扰动响应、场站层面的尾流/遮挡效应与阵列布局影响、集群层面的地理分散平滑效应,以及广域层面基于气象系统传播的时空相依性结构。构建融合物理约束与数据驱动的多尺度协同框架体系,量化耦合机制对区域整体出力波动强度、持续时间及传播路径的调节作用。研究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优化、预测与优化配置、调度策略制定、新能源消纳能力科学评估提供支撑。

(2)随机性平衡场景的构建与精简技术研究:为精准构建电力电量平衡状态评估与分析计算的边界条件,该研究致力于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中资源、经济、环境等多源随机因素耦合复杂及场景冗余度高的科学问题。通过数据降维、异常识别、灵敏度分析等手段筛选关键影响因素,融合时间序列分解、层次化聚类等数据驱动方法与Copula函数、联合概率函数等概率建模工具,深入挖掘多随机因素的时空关联规律。针对年、月、周、日不同时间周期构建组合模型,并利用预测误差分布与人工智能算法生成长期运行场景及极端风险场景,再通过场景削减技术减少冗余,确保场景数据既具代表性又低冗余,为后续平衡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3)多时段协同电力平衡分析方法研究: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多周期耦合、多区域互补的特性,该研究以破解中长期与短期平衡衔接难题为核心,构建分层协同的分析框架。在中长期维度,通过构建水风光等资源供给约束,建立一次能源概率模型与碳排放动态量化模型,结合高效蒙特卡洛模拟与设备多状态建模技术,实现电量分配的精准模拟;在短期维度,基于多元灵活性资源的差异化建模,运用多粒度时序生产模拟与序列运算理论,匹配供需关系并计算平衡裕度。同时,借助多周期交替修正技术,在中长期分析中纳入短期场景校核,在短期模拟中考量中长期策略概率,形成统一分析模型,并采用分解协调与启发式融合算法提升求解效率,实现长短期平衡策略的动态协同优化。

(4)电力系统平衡态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为适配新型电力系统动态化、差异化的运行场景,该研究突破传统单一指标的局限性,构建“核心—辅助”两级评价体系。核心层以电力供应裕度与电量供应裕度为关键指标,引入新能源可用容量、负荷值、储能损耗等参数,量化特定时期内电力与电量供应超出需求的程度,并推导平衡裕度不足概率公式,反映多场景下的失衡风险;辅助层围绕失衡风险、调节成本、灵活性需求等维度设计补充指标,完善对平衡状态的刻画。此外,结合灵敏度分析技术,识别对平衡状态影响显著的关键因素,形成多维度、可解释的量化评估依据,为调度与规划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5)多时空维度下分级预警与管控能力提升技术研究:聚焦于新型电力系统平衡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构建覆盖多周期、多区域的预警指标体系。通过设计风险传递矩阵,量化风险在电网、负荷、新能源间的传导路径与衰减规律,结合动态风险评估模型与强化学习算法,制定分级预警策略。在管控提升方面,从源、荷、储三侧设计协同方案:源侧优化发电资源配置,荷侧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用户响应,储侧发挥缓冲调节作用,最终实现失衡风险12小时提前预警与分钟级应急响应,有效解决传统预警难以覆盖分时分区风险的技术瓶颈。

(6)新型电力系统平衡协同机制的构建路径研究:为应对多能源耦合、多主体交互带来的协作挑战,该研究从多维度探索协作路径。在能源系统层面,研究多类型能源综合平衡模式,细化电力与其他能源系统的耦合关系,构建混合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方法;在电网层级层面,明确国、网、省、地各级平衡责任,建立“平衡责任权重”动态分配机制,实现电力电量逐层分解与资源潜力释放;在市场主体层面,构建电网公司、发电企业、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四方博弈模型,结合区块链技术保障交易透明,并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搭建“集中调控+分布式自治”框架,嵌入智能合约功能,推动跨区域、跨主体平衡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系统整体调节效率。

投标人应对本次招标项目所有的研究内容进行投标,不允许只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投标。

2.6本招标项目标段/标包划分:

基于多主体博弈和多层级协调的多时空耦合新型电力系统平衡理论与方法研究

2.7其他补充(如有):/

(提示:例如交通运输、主要工程量、货物名称、数量、规格、交货地点等)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的资质、业绩、项目主要负责人满足下述要求,并在人员、业绩、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研发/设计)能力。

3.1.1资质要求:投标人应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财产被接管、冻结或破产状态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如果是企业需要具有工程设计电力行业甲级及以上资质,如果是高校或科研机构需要拥有电气工程(电力系统)相关学科与专业,具备实施本项目相应的技术力量及质量管理能力。

3.1.2财务要求:财务状况良好,无连续亏损,需提供近三年(成立不足3年的提供成立后的)的财务报表。

3.1.3业绩要求:投标人近五年内(2021年1月1日至投标截止日)具有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电量平衡等相关业绩至少1个,需提供中标通知书(如有)、合同,或提供能证明具有本研究领域相关业绩与能力的支撑材料。

3.1.4信誉要求:不在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www.gsxt.gov.cn)列入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中;不在最高人民法院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或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列入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

3.1.5项目主要负责人资格要求:具备高级/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

3.2 其他要求:

3.3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

本公告详情仅供VIP会员或SVIP会员查阅,您当前权限无法查看完整内容,请先 登录 注册 ,办理会员入网事宜后按照后续流程参与投标!

联系人:张晟

手 机:13621182864

邮 箱:zhangsheng@zgdlyzc.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中国电建规划总院三峡青岛一期海上风电项目机组选型、布置、优化控制及尾流模拟等专题研究项目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推荐项目

招标公告
Business bulletin

客服中心


400-996-1565


客服邮箱:kefu@zgdlyzc.com

客服 Q Q:3857188131

营业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3:00-18:00


24小时咨询热线:13520865021